8日,首批由哈爾濱通聯客車有限自主公司研發生產的180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正式下線。圖為下線儀式現場, 王棟梁 攝
中新網哈爾濱4月8日電 (記者 王棟梁)8日,首批由哈爾濱通聯客車有限自主公司研發生產的180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正式下線,這些車輛將作為公共交通工具在哈爾濱市投入使用,作為中國緯度最高、冬季最寒冷的省會城市,這批新能源客車的投用具有特殊意義。
自從新能源汽車成為世界汽車制造產業的主流發展趨勢以來,高寒地區的應用新能源汽車的蓄電和充電問題就一直是世界各國汽車制造企業著力研究的課題;而中國北疆的黑龍江省,擁有多個中國最冷的地區,其中,省會城市哈爾濱的冬季最低氣溫可低于零下30攝氏度,這對所有主流的電動新能源汽車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
此次下線投用的180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是哈爾濱通聯客車有限公司經過多次實驗和技術改造研發出來的能夠適應高寒地區氣候條件的新能源汽車,該公司由哈爾濱市交通集團與上海聯孚集團共同組建,以生產寒地新能源客車為主要研發制造項目,規劃年生產能力5000臺。
“哈爾濱市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研制、生產和推廣應用,具有高寒地區的示范性和帶動作用。”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賈劍濤說,為此,哈爾濱市制定下發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的扶持政策,將在公共交通、城管環衛等領域優先采購新能源汽車。
(編輯:馬麗麗)